水霉病
病因:水温较低,鱼体受伤后感染水霉菌。
症状:鱼体表面出现棉絮状菌丝,游动缓慢,食欲减退。
易感鱼类:鲤鱼、鲫鱼、草鱼等。
烂鳃病
病因:细菌感染(如柱状黄杆菌),水质差。
症状:鳃丝腐烂,鳃盖内表皮充血,呼吸困难。
易感鱼类:草鱼、青鱼、鲤鱼等。
赤皮病
病因:细菌感染(如荧光假单胞菌),鱼体受伤。
症状:鱼体表面充血、鳞片脱落,腹部出现红斑。
易感鱼类:鲤鱼、鲫鱼、草鱼等。
小瓜虫病(白点病)
病因:小瓜虫寄生,水温变化大。
症状:鱼体表面和鳃部出现白色小点,鱼体摩擦池壁。
易感鱼类:几乎所有淡水鱼类。
肠炎病
病因:投喂不洁饲料或过量投喂,细菌感染。
症状:肛门红肿,肠道充血,鱼体发黑,食欲不振。
易感鱼类:草鱼、鲤鱼、鲫鱼等。
锚头蚤病
病因:锚头蚤寄生,水质差。
症状:鱼体表面可见锚头蚤寄生,鱼体烦躁不安。
易感鱼类:草鱼、鲢鱼、鳙鱼等。
打印病
病因:细菌感染,水质不良。
症状:鱼体两侧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,似“打印”状。
易感鱼类:鲢鱼、鳙鱼等。
气泡病
病因:水中气体过饱和,春季光照强,藻类繁殖旺盛。
症状:鱼体表面或鳃部出现气泡,游动失衡。
易感鱼类:鱼苗和幼鱼。
车轮虫病
病因:车轮虫寄生,水质差。
症状:鱼体消瘦,鳃部黏液增多,呼吸困难。
易感鱼类:鱼苗和幼鱼。
细菌性败血症
病因:细菌感染(如嗜水气单胞菌),水质恶化。
症状:鱼体充血,腹部肿胀,眼球突出,死亡率高。
易感鱼类:草鱼、鲫鱼、鲢鱼等。
预防措施:
保持水质清洁,定期换水。合理投喂,避免过量。定期消毒,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。发现病鱼及时隔离治疗,避免扩散。